约稿话题:
【蒲公英评论话题 7月8日中午12时截稿】学校发“自愿协议”让学生到校外补课 家长质疑
约稿提示:
据媒体报道,福州某中学在近日要求家长签署一份“自愿协议”,让孩子在暑假期间到某美术培训学校补课,两个月学费3000元。没有签署协议的家长近日多次接到学校老师的来电,“劝导”其同意,这让她觉得很不合理。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,暑期去校外培训是由家委会的代表提出的,学校方面只是负责配合家委会的工作。培训的机构、费用都由家委会负责筛选、决定,校方不参与这项工作。这样的“自愿协议”怎么看都有一些强迫意味,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理应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和权益,对此,你怎么看?
详细背景:http://paper.jyb.cn/zgjyb/html/2016-07/07/content_459253.htm?div=-1
警惕“有偿家教”的“自愿绑架”
又是一年暑假季的到来,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就是“暑假该不该让孩子参加补习班”,那么与之相关联的话题也就出来了,那就是“有偿家教”的问题。尽管上级主管部门一再发文,严令禁止“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”。可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,还是会出现一些让人不敢恭维的事情出现:
据媒体报道,福州某中学在近日要求家长签署一份“自愿协议”,让孩子在暑假期间到某美术培训学校补课,两个月学费3000元。尽管校方一再说明这是一种“自愿的行为”,可是无论怎样“粉饰”,都是一种强迫的行为,打着为学生考虑的幌子,其背后自然会有各种利益纠葛在其中。校方之所以会采取这种签署“自愿协议”的方式,其用意无非就是推脱责任,这就是一种进行“有偿家教”的“自愿绑架”行为,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,应该予以坚决制止。
看到这个案例,不由得让人想到了每到假期,有关进行“有偿家教”的话题总会让人谈到很多。如今“有偿家教”出现了新的“招数”,那就是——“自愿绑架”。
在以往查处的一些“有偿家教”的案例中,极个别素质低下的人,采用课堂上不给学生讲解重难点知识,而是故意给学生卖关子——“这些考试的重点要到补习班上才进行讲解”,这种伎俩已经被很多有悖师德的人用得轻车熟路。
最近一段时间,又发现了另外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,那就是:临近暑假期末复习期间,有的别有用心的人又出“新招了”,这次不是不给学生讲解重难点,而是在课堂上故意提高试题的难度,甚至超出教材的基本要求,让很多学生在一节课下来,感觉什么也没有听懂。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引起学生的恐慌,误以为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学会。在平日的交流中,就听到有的学生抱怨:老师只讲了一道题,结果下课的时候全班几乎没有几个孩子能够听懂。其实这些偏题、怪题不是学生应该学习的,已经超出了考试要求的范围。这样做就是让不明真相的家长、学生在假期期间参加相应的“补习班”。
应该说,以上三种现象就是在进行“有偿家教”的“自愿绑架”行为,是应该受到谴责的。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势在必行,还教育一篇安静祥和的氛围吧!
(2016-07-08 15:13:28)
评论